1968年,《Vogue》杂志刊登了一篇引人瞩目的文章,题为“可以创造出完美的皮肤吗?”。
这篇由美容编辑卡罗尔·菲利普斯(Carol Phillips)所撰写的文章成为了一个奇妙的开端,激发了皮肤科医生Norman Orentreich博士和记者Evelyn Lauder的创意火花。
正是这次意外的相遇,最终催生了1968年雅诗兰黛公司旗下的一个新品牌——倩碧(Clinique)。
独特之处:皮肤科医生与创新
雅诗兰黛旗下的倩碧凭借其革命性的理念迅速登陆美容市场,成为了那些追求卓越护肤方案的人们的可靠之选。
倩碧的创新在于,它由皮肤科医生开发,不含香料和过敏原,特别适合敏感肌肤类型。
这一理念标志着品牌的诞生,倩碧成为了一面镜子,照见了那些寻求真正有效解决方案的人们。
代际传承:倩碧的时尚转型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倩碧迅速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年轻人,这些年轻人的母亲曾是雅诗兰黛产品的忠实用户。
这种代际联系赋予了倩碧独特的优势。雅诗兰黛象征着传统的奢华和精致,而倩碧则成为时尚和现代的代名词。
而雅诗兰黛旗下的倩碧以其清新简约的包装,以及皮肤科医生开发的经过过敏测试的配方的承诺,吸引了不断变化偏好的年轻一代。
科技的润色:科学与现代美容
进入20世纪90年代,倩碧作为一个值得信赖的护肤品牌和化妆品品牌的声誉树立了起来,其标志性的创新和可靠性贯穿了整个品牌。
然而,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美容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新一代消费者,特别是Z世代,开始关注美容的多个方面。
快进到2023年的8月,雅诗兰黛公司面临销售疲软和亚洲免税零售业复苏缓慢等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雅诗兰黛采取了更加强调科学验证的举措。公司加强了与皮肤科医生和学术专家的合作,通过科学顾问委员会来推动创新。
雅诗兰黛通过展示其在护肤领域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与倩碧、雅诗兰黛和海蓝之谜等品牌相关的研究,为其在市场上树立了更高的声誉。
此外,公司还强调了Re-Nutriv系列对皮肤生物学进步的贡献,巩固了品牌在创新和可靠性方面的地位。
连接消费者:品牌与专业知识的融合
雅诗兰黛的战略也体现在与专家、影响者和非营利组织的合作中。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品牌与消费者建立联系,还展示了品牌的真实性和使命。
品牌放弃了仅仅寻求名人代言的传统模式,转而与那些真正热衷于品牌的个人合作,或者将产品与他们的生活融为一体。
举例如Figs,这是一家通过直接面向客户(D2C)模式运营的医疗保健服装品牌。该公司通过医疗保健专业大使计划为客户提供费用减免,将成本大幅降低。
这种合作不仅加深了品牌与专业人士的联系,还有助于品牌在社交媒体上传递教育内容。
此外,在互联网时代,品牌需要更多地与消费者建立联系。倩碧在社交媒体平台TikTok上的表现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倩碧在社交媒体平台TikTok上推出更多的皮肤教育内容,浏览量已超过10亿次,涵盖了各种各样的观点,从对Ulta产品不值得花钱的抱怨,到对其他护肤品牌如Drunk Elephant的争议。
这种多样性表明了消费者在审视美容品牌时的复杂态度。
雅诗兰黛如何在各个市场引起共鸣
亚洲的旅游零售业和中国大陆的复苏速度虽然不及预期,但雅诗兰黛在中国大陆的有机销售额在过去的一年中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然而,海南免税岛的销售尚未恢复,中国消费者在购物时变得更加挑剔,尤其是随着本土品牌的崛起和年轻人失业率的上升。
而在美国市场,尽管零售商不断削减库存,导致全年销售额下降了2%,但净销售额保持稳定。
雅诗兰黛首席财务官特雷西·特拉维斯(Tracey Travis)注意到,美国零售销售的复苏步伐较慢,不过这一点被拉丁美洲市场强劲增长所抵消。
在欧洲市场,雅诗兰黛的净销售额下降了16%,主要是因为向海南和韩国的零售商的产品供应减少所致。
从财务数据来看,雅诗兰黛报告了3300万美元的亏损,而去年同期的利润为1.53亿美元。
尽管公司的盈利从35.6亿美元增加到了36.1亿美元,但毛利率下降至67.8%,这表明在管理成本和维持盈利能力方面可能存在一些挑战。
此外,本季度还有7600万美元的重组费用,显示出公司正在发生战略性的变革。
在2023年,亚太地区(包括中国和日本)的销售额增长了1.3%,但护肤品销售额下降了14%。
尽管公司预计这一数字可能会下降至最多12%,但这表明雅诗兰黛在这一地区仍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地位。
科学引领的未来:雅诗兰黛的前进道路
总而言之,雅诗兰黛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护肤产品,也为品牌在竞争激烈的美容市场中树立了独特的地位。
雅诗兰黛不仅在过去几十年中通过与皮肤科医生的合作在护肤品领域取得了突破,而且还在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寻求与不同年龄段、地区和消费者群体的巧妙联系。
通过科学验证、整合专业知识、与皮肤科医生合作以及在社交媒体TikTok上传递有价值的教育内容,雅诗兰黛正在努力引领美容行业的新趋势。
发布者:5840,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5840.cn/lives/830.html
评论列表(0条)